坚定信心看大势 破疫前行稳增长

---2020年黄梅县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

今年以来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,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。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在经历一季度的短暂“刹车”后,二季度稳步迈入复苏的快车道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月回暖,成绩好于预期,交出了合格的“期中卷”。但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不断积累,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,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。现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如下:

  1. 上半年经济运行现状

    纵观半年,我县经济从困境中砥砺前行,随着企业复工复产、复商复市加快,全县经济运行呈现低开高走、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
    (一)GDP增速逐季回暖,产业结构保持优化。二季度全县GDP完成89.70亿元,总量全市第五,同比下降20.4%,增速全市第五,环比一季度回升14.6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1个百分点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.1个百分点。从GDP核算基础指标看,全县经济增长呈现“一产稳中略降,二产渐入正轨,三产持续疲软”的特点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8.44亿元,同比下降11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.2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29.36亿元,同比下降28.9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2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增加值26.04亿元,同比下降26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.1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41.9亿元,同比下降16.2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.9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比为20.6:32.7:46.7,三产结构在疫情冲击下继续保持“三二一”结构。

    (二)农业生产基本稳定,夏收粮食再获丰收。上半年我县夏粮产量2.58万吨,同比增长4.88%;油菜播种面积43.6万亩,较上年同期持平;蔬菜播种面积2.07万亩,较上年同期增加918亩,增幅4.65%。蔬菜产量4.62万吨,较上年同期增加5015吨,增幅12.2%;生猪出栏7.55万头。水产品产量5.9万吨,同比增长5.4%

    (三)工业生产稳步复苏,用电增速扭负为正。1-6月全县12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同比下降23.4%,环比回升8.1个百分点,排位全市第5,比上月进2位;当月增速同比增长1.7%,环比下降1.3个百分点。工业产销率95.6%,环比上个月下降0.4个百分点。3家企业产值过亿元。当月停产企业4家,比上月增加2家;当月减产59家,比上月增加2家。截止到6月底,全县工业用电量2.1亿千瓦时,同比下降17.4%,环比提升5.7个百分点,仍居全市末位;6月当月工业用电量0.5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5%,扭负为正,环比提升6.9个百分点。

    (四)投资增速降幅收窄,项目建设持续推进。1-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9.9%,高于上月增速(-67.7%7.8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增速(-62.5%2.6个百分点,排名全市第4,比上月降1位。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8.3%,占总投资比重为68.4%;工业投资同比下降66.8%,占总投资比重为25.1%;技改投资同比下降39.7%,占总投资比重为11.4%;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3.3%,占总投资比重为20.5%;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0.9%,占总投资比重为26%。上半年新增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,总投资14.18亿元;截至目前库内项目106个,投资余量230.29亿元。

    (五)消费市场回补总体不足,批发行业逆势上扬。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7亿元,同比下降33.2%,环比上月收窄3.8个百分点,居全市第4位,比上月升1位。限上零售额下降24.4%,其中6月当月下降2.0%,降幅环比上月收窄2.6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6月当月限上零售业、住宿业、餐饮业销售额(营业额)同比分别下降0.8%24.2%33.8%,环比分别上升1.87.28.4个百分点。批发行业继续保持正增长,6月当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5.0%。其中,康宏生态农业当月增长292.1%,国药控股黄梅公司当月增长45.54%。外贸出口持续下跌,1-5月累计出口1821万美元,比上月增加446万美元;增速同比下降68.4%,全市排名第9,较上月前进一位,比去年同期降两位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8.6个百分点。

(六)民生事业保障充分,居民收入位居前列。一是民生投入增多。上半年地方财政总支出40.11亿元,排位全市第三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.61亿元,排位全市第五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亿二是就业保障稳定。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25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70.9%;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37,完成全年目标的55.7%;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74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87.4%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19%以内。三是居民收入向好。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52元,同比下降8.89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.5个百分点,排名全市第三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2元,同比下降7.01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排名全市第五。

(七)财税收支渐入正轨,金融运行保持稳定。1-6月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6.37亿元,同比下降26.6%,环比回升3.3个百分点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.02亿元,同比下降29.6%,环比回升2.5个百分点;财政支出35.65亿元,同比下降18.9%;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.61亿元,同比下降22%。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5.82亿元,同比增长6.02%;各项贷款余额198.93亿元,同比增长15.29%。贷款增速快于存款增速。

  1. 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

    虽然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好于年初预期,二季度拉练全市综合第一,但是制约我县经济持续回暖的结构性、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,影响因素比较复杂、不确定性仍然存在。尤其是与先进县市比较,短板十分突出。

    (一)从初步统计看,经济提速压力山大。根据7月份经济运行联网直报显示,我县主要经济指标负增长趋势依旧存在,比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“三季度全面扭负为正,四季度全面企稳复苏”的疫后和灾后经济提速目标要求,还有较大距离。从固定投资来看,实际投资缺口较大。当月我县虽净增了23.22亿元,但同比增速仍然下降45.7%从工业产值来看,停减产企业较多。当月产值14.4亿元,同比下降0.1%,累计产值72.7亿元,同比下降18.0%4家企业停产, 55家企业负增长,80%的企业产值低于同期;从社零额增速来看,批零住餐四大行业不均衡。批发业持续增长值,当月增速25.6%。限上社零额当月增速-0.3%;零售业当月增速-0.1%;住宿业当月增速-7.9%;餐饮业当月增速-22.1%

    (二)从汛情灾情看,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今年68日入梅以来,我县遭受到6轮强降雨袭击,降雨总量962.6毫米,突破历史极值。截至目前,全县受灾人口68.73万人;因灾倒塌房屋214605间,严损房屋3981123严损房屋3981123;农作物受灾面积67.35万亩,成灾面积45.03万亩,绝收面积9.72万亩;7座水库相关设备设施受损,4815米河堤溃口垮塌,167处灌溉渠道水毁,4座渡槽垮塌,356处塘坝冲毁(损),移民工程损毁861处,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管道损毁202处,小型沟渠等其它水利设施损毁183处。经初步统计,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5.24亿元,其中农业损失7.52亿元。多家工业企业因厂区、仓库被淹、设备进水等原因造成减产、停产等。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双重任务迫在眉睫。

    (三)从实体基础看,蓄势发力后劲乏力。一是项目储备减少。1-6月我县在库亿元项目55个,本年新入库亿元项目4个,但过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少,难以支撑有效投资;全县已审核备项目共109个,较去年同期减少76个,同比下降41.08%新入库5000万以上项目26个,入库个数较同期减少33个,项目平均投资额仅1.1亿元,项目规模小、增量十分有限。二是工业基础薄弱。接近50%的规上企业处于减产处境,少部分企业全年将面临不达规模自动退库的风险,同时新企业规模不够难以入库,今年截至目前仅进规1家,入不敷出现象严重;同时企业资源消耗、粗放加工问题突出,科技含量低、附加值不高,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和产值全市落后;企业新增动能不强1-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速-52.1%,占总投资比重为26.5%;技改投资同比增速-52.6%,占总投资的比重9.6%,占比持续下降。三是内外贸易持续低迷。限上企业规模普遍较小,个体户占比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.2个百分点,对社零额贡献率偏低;住宿业、餐饮业疫后影响深远,负增长短期内难以改观;截止7月份 1家商贸企业停产,1家企业退库,43家企业负增长,61%的企业当月销售额(营业额)低于同期速度,不达标企业面临退出限额以上的风险。四是服务业拖累明显。尤其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不理想,拖累GDP增长。上半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-36.3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4.2个百分点,除万禾和银河两家影院未开业外,邢绣娘生态园、鄂旅投五祖公司、福寿陵园收入较同期大幅下降;当期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值税增速-65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5.2个百分点。是经济增长点偏少。截止7月末全县共新增“四上企业”6家,其中1家工业企业、1家建筑业、4家房地产企业,商贸业和服务业尚未破零。新增“四上企业”较去年同期较少6家,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。 

    (四)从支撑保障看,持续发展底盘不稳。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。三项财政收入均未完成过半任务,加之疫后灾后重建、三大攻坚战、乡村振兴、安九高铁地方配套等资金投入给本级财政带来极大压力。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不佳。近几年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一直放缓,基本处于全市后三位,6月末贷款增速全市第八位,存量贷存比44.62%,全市第六,增量贷存比62.04%,全市第五,资金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进度。三是工业用电量持续低迷。据最新反馈,从总量看,我县7月份工业用电量累计2.6亿千万时,同比减少5642.5万千瓦时,总量虽然全市排名第四,但与前三差距较大(武穴9.3亿千瓦时、麻城7.02亿千瓦时、黄州5.1亿千瓦时);从速度看,我县工业用电量7月份同比增速-17.63%,已连续多月排名全市9位以后。工业用电量作为工业经济先行指标,持续低迷反映出我县工业企业块头普遍偏小,疫后复工达产达效不充分,提振工业经济任重道远。

    三、几点工作建议

    船到中流浪更急。展望全年,风险加剧,挑战依旧,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,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。我们必须坚定信心,抢机遇、抢要素、抢时间,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叠加不利影响,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,奋力夺取疫情防控、疫后重振、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。

    (一)抓政策争资金。要抢抓机遇,超常举措对接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,确保政策变资金,政策变项目,积极策划项目、包装项目、申报项目,确保更多的政策资金落户我县。特别要用好用足政府债券资金、预算内补短板资金,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努力在疫后重振、灾后重建和经济提速系列重点工作领域中走在省市前列。

    (二)抓项目扩投资。牢固树立“项目为先、项目为大、项目为王”的理念,按照“能开则开、能早则早、能多则多、能快则快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建设一批打基础、补短板、强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、重大产业项目、重大民生项目、重大改革事项。突出大项目拉动作用,突出抓好高铁和高铁新区建设。加快推进4个省重点项目、市“双百”在建项目、县级重点项目以及在库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进度,扩大有效投资,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,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。

(三)抓服务促生产。扎实开展困难企业,尤其是停产减产的“四上”企业的服务纾困活动,落实县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直通车制度,开好每周企业解困例会,巩固“四进”工作成果;落实好“优化营商环境30条”,当好有呼必应、无事不扰的“店小二”;集中解决好企业融资、用工、用地、用电、科技人才、政务环境、治安环境等问题,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
(四)抓招商蓄后势。坚持领导资源向招商集中,人才队伍向招商倾斜,打好招商引资秋季会战。重点在工业、新兴产业、三产融合等项目上加快招商、加快推进。对签约的部分未动工项目加大督办力度,确保招商项目真正落地、开花、结果。

(五)抓短板提质效。一是坚持考核导向。每月持续抓好涉及季度拉练的投资、工业、商贸、项目入库、技改、民间投资、工业投资、三库转化等九大指标,月月晾晒成绩;二是坚持问题导向。加大举措解决好进规入限、工业用电量、增值税、工商业增加值、科技创新指数、金融存贷款以及全面小康监测体系中的短板指标弱项;三是坚持目标导向。始终围绕年初既定目标,标准不降,要求不松,责任不减,科学调度,强力督办,全面推进我县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小康进程,提升我县在省市考核中的位次。

信息来源:黄梅人民政府网